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形成原因:贫血痣一般在出生时或婴幼儿期出现,主要原因是局部皮肤毛细血管发育异常,导致该区域血流减少,呈现出颜色较浅的斑片。
2.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贫血痣常见于面部、颈部和躯干,呈不规则形状,边缘清晰。
压迫试验:通过玻片轻轻按压贫血痣,观察其颜色变化。由于贫血痣区域本身血流减少,按压后颜色不变,而周围正常皮肤会变白。
3.治疗选择:
无需治疗:大多数情况下,贫血痣无需治疗,因为它对人体没有健康危害,也不会恶化成其他疾病。
遮盖方法:对于外观上有较大影响且患者心理负担较重的情况,可使用化妆品进行遮盖。
激光治疗:极少数情况下,如贫血痣面积较大或位于显眼部位,对外貌影响严重,可考虑使用激光治疗去除。
4.日常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长时间曝晒,以免引起色素沉着问题。定期检查皮肤状态,如有变化及时就医咨询。
贫血痣是一种良性色素减退斑,一般无须特殊治疗。保持良好的皮肤护理习惯,如有必要可采用化妆品遮盖或咨询专业医生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