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肾结石的大小是决定其是否能自行排出的关键因素。医学研究表明,直径小于5毫米的肾结石有约80%的概率能够通过自然的尿液流动排出体外。如果结石直径介于5到10毫米之间,自行排出的概率则下降至20%至50%。当结石直径超过10毫米时,自行排出的几率大幅降低,常需要医疗干预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手术治疗。
2.人体的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这些通道的直径对结石的排出影响较大。输尿管通常是最狭窄的部分,其直径在3到5毫米间,因此大于5毫米的结石容易卡在输尿管中,导致疼痛和阻塞。
3.结石的形状和位置也会影响其排出难度。光滑、圆形的小结石更容易通过,而棱角分明的结石可能会刮伤尿路黏膜,增加阻力。位于肾盂(即肾脏与输尿管连接处)附近的结石较容易排出,而嵌入肾盏(肾脏内部结构)的结石则较难移动。
4.水分摄入量和身体活动也是影响因素。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增加尿液量,从而促进结石排出。适当的运动,如跳跃和跑步,可以帮助改变体位和重力作用,辅助结石移动。
发现肾结石后,应密切关注结石的大小和症状的变化。当结石引起严重的疼痛、血尿、感染或尿路阻塞时,需及时就医咨询,以便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