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食物安全
死亡后,鱼体内的免疫系统停止工作,容易受外界环境和细菌污染。即使当天捕获的新鲜鱼在数小时内就开始出现营养流失和微生物繁殖,更何况已经过夜的鱼,其食用安全性大大降低。
2.细菌繁殖
鱼死后,体内温度下降但仍处于适合细菌生长的温度范围。尤其是在室温条件下,细菌繁殖速度极快,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可能在数小时内达到有害水平。这些细菌可能引起食物中毒,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3.毒素产生
鱼类死亡一段时间后,其体内会发生自溶作用,导致肉质变软并释放出组胺等有毒物质。组胺是一种常见的鱼类腐败产物,摄入过量会引起过敏反应,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某些鱼类如大马哈鱼、鲭鱼等,死亡后更易产生毒素,增加食用风险。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不宜食用已死亡并过夜的鱼,以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