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确定原因:
1)肝细胞性黄疸:常见于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此时肝细胞受损,导致胆红素从肝细胞泄漏到血液中。
2)溶血性黄疸: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释放出大量间接胆红素。例如溶血性贫血。
3)阻塞性黄疸:由胆管阻塞引起,如胆结石、肿瘤等,导致胆汁不能正常排出。
2.临床检测:
1)血液生化检查:评估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
2)超声波检查:观察肝脏、胆囊及胆管情况。
3)肝功能检查:包括转氨酶(ALT、AST)、碱性磷酸酶等指标。
3.治疗方法:
1)针对肝细胞性黄疸:使用保肝药物,如乙酰半胱氨酸,有助于保护肝细胞;必要时,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肝炎。
2)针对溶血性黄疸:纠正基础病因,必要时进行换血治疗。
3)针对阻塞性黄疸:如有胆结石,可考虑手术取石;对于肿瘤,则需要依据肿瘤性质采取相应的外科或放化疗措施。
在面对总胆红素增高时,应尽快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酗酒及不当用药,对肝脏健康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