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生理性震颤:
常见于紧张、焦虑或疲劳时。
与情绪波动相关,通常在放松后消失。
饥饿、低血糖也可引发短暂的手抖现象。
2.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导致神经系统兴奋,从而引起手抖。
常伴有心悸、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
可通过血液检测来确诊。
3.帕金森病:
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手抖常在静止状态下出现。
震颤通常从一侧开始,逐渐扩展到对侧。
其他症状包括行动迟缓、肌肉僵硬等。
4.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可能引发手抖。
如有服用这些药物,应咨询医生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5.酒精戒断综合征:
长期饮酒者突然停止饮酒,可引发手抖。
还可能伴随焦虑、出汗、心跳加快等症状。
6.精神性震颤:
一般与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相关。
心理治疗和放松训练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手抖症状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严重或持续性的手抖应及时就医,通过全面评估明确具体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