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腹部分区:腹部分为九个区域:上腹部(左上、中上、右上),中腹部(左中、中央、右中)和下腹部(左下、中下、右下)。定位疼痛区域是诊断的重要第一步。
2.疼痛性质:不同的疼痛性质可能提示不同的问题。刺痛、绞痛、烧灼感或隐痛等特性需被记录。这些特征有助于区分胃溃疡、胆囊炎、肠梗阻等疾病。
3.伴随症状:其他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腹泻、便秘、黄疸等,可以为疼痛原因提供更多线索。例如,右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可能提示胆囊问题。
4.时间和持续性:疼痛的出现时间(突然或逐渐)、持续时间和是否有规律性对诊断同样重要。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的处理方式不同,急性阑尾炎可能表现为突然而剧烈的右下腹痛,而慢性结肠炎则可能呈现间歇性腹痛。
5.姿势与活动影响:观察疼痛是否因体位改变或运动而加重或缓解,可帮助鉴别。比如,胰腺炎患者通常在坐直或向前倾时感到缓解,而消化性溃疡患者则可能在进食后疼痛减轻。
6.年龄和病史:某些腹痛原因在特定人群中更常见。如儿童常见胃肠道感染导致腹痛,中老年人则需警惕心血管疾病引起的相关症状。
准确辨别腹痛区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通过位置、疼痛性质、伴随症状、时间特征及病史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以便采取适当的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