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吸烟和糖尿病等。高血压会增加动脉壁的压力,促使脂质沉积;高胆固醇是形成粥样斑块的直接材料;吸烟会损伤动脉内壁,增加斑块形成的风险;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代谢紊乱,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2.临床表现多样,轻度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如果斑块脱落或动脉完全闭塞,则可能引发脑中风,表现为突然的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意识丧失等严重症状。
3.诊断方法主要包括颅脑CT或MRI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血脂检测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动脉狭窄的位置和程度,并评估脑部供血情况。
4.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通常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和控制血压的药物;手术治疗则包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颅内外动脉搭桥术等。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定期体检,是预防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