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骨化三醇,即1,25-二羟基维生素D,是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在肾脏中由25-羟基维生素D通过1α-羟化酶转化而来。骨化三醇能直接作用于小肠,促进钙和磷的吸收,调节骨矿化过程,并影响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
2.骨化醇,即25-羟基维生素D,是维生素D3的主要循环形式。骨化醇需在肝脏中经过25-羟化酶催化变成25-羟基维生素D,然后再在肾脏中转化为骨化三醇。骨化醇本身没有生物活性,但作为前体物质,其水平可反映机体维生素D状态。
3.应用场景方面,骨化三醇常用于治疗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因为这些患者不能有效地将骨化醇转化为骨化三醇。而骨化醇更多被用于检测维生素D缺乏症,并补充以便体内自行代谢成骨化三醇。
骨化三醇和骨化醇虽都与维生素D代谢密切相关,但其代谢途径、功能和临床应用存在显著差异。理解这些差异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这两种物质十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