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第一,败酱草主要含有败酱草苷、黄酮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菌、镇痛等药理作用。未有明确证据表明其成分会直接导致肾脏损伤。
第二,一些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显示,在常规剂量范围内使用败酱草并未引起明显的肾功能异常或损害。比如,某些研究显示,当大鼠接受20克/公斤剂量的败酱草提取物时,其肾功能指标无显著变化。
第三,与其他一些可能存在肾毒性的中药材相比,如马兜铃酸类中药,败酱草的安全性较高。大量案例研究和文献报告均未指出败酱草与肾毒性之间有确凿关联。
败酱草在常规剂量和合理使用范围内通常是安全的。为避免任何潜在风险,应遵循医嘱使用,并注意监测身体状况,尤其是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时应特别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