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大便失禁的原因:
肛门括约肌损伤:肛门括约肌是控制排便的主要肌肉,受损后会导致大便失禁。损伤原因可能包括分娩、手术或外伤。
神经系统问题:控制排便的神经若受到影响,例如脊柱裂、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大便失禁。
直肠疾病:如直肠脱垂、直肠癌、炎症性肠病等疾病,会影响正常排便功能,导致大便失禁。
消化系统问题:如便秘、腹泻等消化系统紊乱,也会在某些情况下引起大便失禁。
2.应去外科就诊的理由:
专业检查:外科医生可以通过体检、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明确大便失禁的具体原因。
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检查结果,外科医生能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等。
综合管理:外科医生可以与其他专科医生合作,如胃肠科、神经科等,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3.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饮食调节、盆底肌锻炼等。
药物治疗:使用止泻药、纤维素补充剂等药物,以改善症状。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肛门括约肌或其他相关结构。
发现大便失禁症状应尽早就医,通过专业诊断确定病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改善生活质量,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