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化疗药物如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常被用于治疗乙状结肠癌。这些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癌细胞的DNA或影响其代谢过程,导致细胞死亡或生长受抑。
2.根据临床研究,化疗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将乙状结肠癌肿瘤缩小30%到50%。具体效果因个体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包括肿瘤的类型、分期以及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
3.新辅助化疗(手术前进行的化疗)可以有效减少肿瘤大小,使一些原本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变得可操作。辅助化疗(手术后进行的化疗)也能减少复发风险,提高长期生存率。
4.结合靶向治疗,如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等,可以增强化疗效果。这些靶向药物能选择性地攻击癌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阻止肿瘤血管生成或干扰癌细胞信号传导,从而进一步减小肿瘤。
化疗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神经损伤等。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