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手术后出现挂线和切口是何原因

2025-06-2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病情分析:肛瘘手术后出现挂线和切口是手术治疗中的常见现象,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治愈肛瘘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1.肛瘘形成: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门及直肠疾病,由肛周脓肿破溃或引流不当导致。其特征是肛管与肛周皮肤之间形成异常通道,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反复感染和脓肿。

2.手术目的:肛瘘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感染源,防止复发,并确保愈合功能良好的通道。手术包括挂线疗法和切开引流等方法。

3.挂线术:挂线术主要用于低位肛瘘的治疗。通过在瘘管内放置一根医用线材,逐渐收紧,以达到切断纤维组织、减少损伤并促进愈合的效果。这种方法能够缓解疼痛并降低瘘管对括约肌的影响,从而减少肛门失禁的风险。

4.切口存在:手术中通常需要切开皮肤和瘘管,以便清除病变组织和脓液,确保瘘管充分引流并愈合。术后切口的存在有助于观察愈合情况,同时也是减少感染几率的重要步骤。

5.愈合过程:术后需一定时间进行恢复,期间可能会伴随轻微的不适感和分泌物,这是正常的愈合过程。医疗团队会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护理建议和药物支持。

肛瘘手术后的挂线和切口是为确保治疗效果必要的操作步骤,应严格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术后护理,以促进恢复。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