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阿片类药物:这些药物如吗啡和可待因,通常用于缓解中度至重度疼痛。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肠道蠕动,使得食物在消化道内移动得更慢,从而导致便秘。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大约40-95%的患者会出现便秘症状。
2.抗抑郁药: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这些药物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间接引起胃肠功能减弱。研究显示,约50%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的患者可能会经历便秘。
3.抗高血压药:如钙通道阻滞剂,包括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这些药物通过放松血管降低血压,但也能放松肠道平滑肌,从而减慢肠道蠕动,引发便秘。有研究指出,这类药物有20-30%的使用者可能会发生便秘。
4.抗痉挛药:如阿托品和双环胺。它们通过减少肠道肌肉的收缩来控制痉挛,但这也会减慢肠道的运动,导致便秘。研究表明,使用抗痉挛药的患者中有30-50%可能会便秘。
5.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这些药物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也可能抑制肠道蠕动,增加便秘风险。有数据显示,大约15-25%的抗癫痫药使用者可能会出现便秘。
6.抗组胺药:用于治疗过敏反应。它们可以通过减少体液分泌来干扰正常的消化过程,从而引起便秘。部分研究显示,有10-20%的抗组胺药使用者会有便秘问题。
便秘不仅仅是由药物引起,还可能与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其他健康状况有关。在服药过程中,如遇到严重或持续的便秘,应及时咨询专业医师,以便调整用药或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