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慢性肠炎的化验报告

2025-06-1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慢性肠炎的化验报告可以提供对疾病状态的重要信息,包括炎症程度、感染可能性和营养吸收情况等。解读报告时,需要关注几个重要指标。

1.血液检查:慢性肠炎患者常常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这提示存在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也可能增高,这些都是非特异性的炎症标志物。

2.粪便检查:粪便白细胞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肠道黏膜的炎症状态。如果在粪便中发现较多的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通常提示有炎症性肠病。粪便隐血试验可以检测是否有消化道出血。

3.免疫学检查:对于一些自身免疫性相关的慢性肠炎,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血清中特定抗体如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和抗酿酒酵母抗体的水平可以提供诊断线索。

4.内窥镜检查与活检:通过肠镜观察肠道内部,并获取组织样本进行活检,可以直接评估肠道的炎症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病理分析可以确定是否有异常细胞生长、溃疡或其他病变。

5.营养吸收功能测试:可能需要评估如维生素B12、铁、钙和镁等微量元素的水平,因为慢性肠炎常导致这些营养物质吸收不良。

有助于确诊慢性肠炎的类型、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定期监测这些指标非常重要,以及时了解疾病进展并调整治疗计划。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