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常见药物包括西酞普兰、舍曲林和艾司西酞普兰等。
这类药物因起效温和,副作用较少,在轻中度抑郁症患者中的使用率较高。
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头痛、睡眠障碍,以及在初期可能出现焦虑加重。
2.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常用药物包括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
对于伴随焦虑或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疗效相对较好。
副作用可能包括胃肠不适、出汗增多、血压升高等。
3.异常药物机制的抗抑郁药:
米氮平是一种常用于失眠伴抑郁的药物,因其镇静作用明显。
比较特殊的是阿戈美拉汀,它对睡眠结构有调节作用,副作用较轻,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小。
4.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虽然这些药物疗效确切,但由于副作用大,如口干、便秘、体重增加,和潜在的严重交互作用,现在已很少作为首选。
5.其他新型抗抑郁药:
羟考酮纳曲酮联合制剂、新型谷氨酸受体调节剂等正在临床研究中,部分药物显示出更快起效的潜力。
选择抗抑郁药时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因素,包括病程长短、既往药物反应史、并存疾病以及药物经济负担,应始终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