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识别情绪并进行管理
写下导致生气的原因,将负面情绪从脑海中转移到纸上,有助于减轻心理负担。
通过深呼吸练习,每次缓慢吸气4秒、屏气7秒、缓慢呼气8秒,重复5-10分钟,可有效放松身心。
尝试冥想或正念练习,集中注意力在当前时刻,减少对事件反复思考的倾向。
2.调整环境以促进睡眠
保持卧室安静、昏暗和温度适宜,避免过亮的光线或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干扰。
如果情绪波动较大,可用舒缓的音乐或白噪音掩盖外界干扰,帮助入眠。
3.控制饮食和行为习惯
避免在睡前2小时内摄入咖啡因、酒精或辛辣食物,这些物质可能刺激神经系统,加重失眠。
不建议因情绪激动而在床上辗转反侧超过20分钟,尝试起身做一些轻松的活动(如阅读),等感到疲倦后再回到床上。
4.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白天增加体育锻炼,每周至少安排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平衡情绪和改善睡眠质量。
每天按时作息,养成固定的就寝时间和起床时间,即使情绪波动,也要努力维持规律的睡眠节奏。
如果情绪波动频繁导致长期睡眠障碍,可能涉及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建议及时咨询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进行专业评估和处理,以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