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深呼吸练习
焦虑时常伴随浅而快的呼吸,可能加重胸闷和心慌。进行腹式呼吸可以有效改善:
吸气时数4拍,让腹部缓慢鼓起。
屏住呼吸数3拍。
缓慢呼气数6拍,将空气彻底排出。
每次练习持续5分钟,每日重复2-3次,可以显著缓解焦虑引发的紧张。
2.渐进性肌肉放松
逐步放松全身主要肌肉群,有助于消除因焦虑而导致的肌肉僵硬和疼痛:
从脚趾开始,缓慢收缩肌肉,坚持5秒钟后完全放松。
按顺序向上放松小腿、大腿、腹部、手臂、肩膀、面部等。
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0-15分钟,每日练习1-2次效果更佳。
3.规律运动
有氧运动能够释放内啡肽,帮助改善情绪,同时缓解身体压力反应:
快走30分钟或慢跑20分钟,每周至少3次。
瑜伽或太极也能整合身体放松与心理调适。
4.调整认知
焦虑可能源于对某些事物的过度担忧,通过以下方式可以改善认知:
写下具体担忧内容,再分析其实际发生的可能性。
利用正念冥想技术训练专注力,将注意力从症状中转移到当前任务上。
5.饮食与睡眠管理
生理状态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强化躯体化症状:
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增加富含镁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香蕉、坚果。
保证每天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睡前减少电子屏幕使用。
焦虑导致的躯体不适是一种常见现象,通过以上方法,大部分人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缓解。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以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