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自然菌群失衡:肠道中存在大量有益菌群,对消化和免疫功能起到重要作用。频繁灌肠可能导致这些菌群被冲走,从而引发消化不良、感染等问题。
2.电解质紊乱:灌肠液体进入肠道后,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如钠、钾的水平异常。这种情况在某些情况下会引发肌肉痉挛或心律失常。
3.肠道黏膜损伤:反复机械性刺激可能损伤肠道内壁的黏膜,引发炎症或溃疡,增加感染风险。
4.依赖性增加:长期依赖灌肠可能导致肠道正常排便功能减弱,形成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依赖。
5.脱水风险:过于频繁的灌肠可能引发脱水,尤其是在使用高渗透压溶液时,更易导致体内水分丢失。
灌肠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避免上述健康风险。保持肠道健康,建议通过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充足水分摄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