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消炎作用
消炎药物的主要目的是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局部组织的红肿、疼痛和充血现象。例如,非甾体抗炎药可以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从而降低炎症反应。另一类抗生素类消炎药则通过抗菌作用,控制细菌感染的扩散,从源头减少炎症。
2.止咳作用
止咳药物有两种主要机制:
(1)中枢镇咳:如使用可待因或右美沙芬,这些成分通过作用于延髓的咳嗽中枢,抑制过度的咳嗽反射。
(2)外周镇咳:例如部分植物提取药物或祛痰药,可以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减轻气道刺激,提高分泌物排出效率,从根本缓解咳嗽。
3.联合疗效
消炎与止咳药物常常联合使用,以实现多个目标:既能够减轻引发咳嗽的炎症原因,又能通过神经调节或组织保护快速缓解咳嗽的症状。这种联合用药尤其适合伴随感染导致的咳嗽或慢性气道疾病患者。
4.注意事项
在使用此类药物时需注意:
(1)明确病因,避免滥用。如病毒性感染不宜使用抗生素类消炎药;长期咳嗽还需警惕其他潜在疾病。
(2)合理选择剂型。针对干咳或湿咳,必须区别对待。祛痰药更适合湿性咳嗽,而中枢镇咳药适用于顽固性干咳。
(3)控制剂量,避免副作用。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困倦、胃肠道不适或依赖性。
消炎止咳药物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呼吸道炎症和咳嗽症状,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类药物。合理使用药物能够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