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率:正常成人的静息心率范围通常在60至100次每分钟之间。若心率低于此范围,可能提示窦性心动过缓;高于此范围,可能提示窦性心动过速。
2.节律:心电图上每个心搏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一致,决定了节律的规则性。窦性心律为正常的心脏节律,显示为P波、QRS波和T波的正常序列。如果出现不规则节律,如房颤,会导致心跳的不规律性。
3.P波、QRS波和T波:
P波:代表心房的去极化,即心房收缩。异常的P波形态或不存在,可能指示心房内阻滞或心房颤动。
QRS波:代表心室的去极化,即心室收缩。正常的QRS波群宽度应小于120毫秒。增宽的QRS波群可能提示心室内传导阻滞。
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化,即心室恢复到静息状态。异常的T波形态如倒置,可反映心肌缺血或其他病理状态。
4.PR和QT间期:
PR间期:测量从P波开始到QRS波开始的时间,通常为120到200毫秒。这段时间代表了从心房到心室的传导时间。
QT间期:从QRS波开始到T波结束的时间,表示心室去极化和复极化的总时间。延长的QT间期可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
5.异常波形:观察任何异常的电活动,比如ST段抬高或压低,这可能提示心肌梗死或心肌缺血。
通过对以上指标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出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及潜在问题。这种信息能够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在分析心电监护数据时,应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全面评估,以准确判断心脏功能和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