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血管瘤病理检查应如何进行

2025-04-1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脊椎血管瘤的病理检查是一种用于确诊和评估肿瘤特征的重要手段,通常包括影像学检查及必要时的组织活检。

1.临床表现:患者可能无症状,也可能出现局部疼痛、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基于这些临床表现,医生会考虑进行进一步的病理检查。

2.影像学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脊椎血管瘤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显示出特征性的“蜂窝”状或“斑片”状信号特征,有助于区分其他类型的脊柱病变。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关于骨质侵蚀和硬度的信息,更好地评估肿瘤对脊椎结构的影响。

X射线:有时可见到特征性的“垂直条纹”现象,是由于血管瘤引起的骨皮质增厚。

3.病理组织检查:

针吸活检:在影像学难以明确诊断时,特别是怀疑恶性转变时,可能需要进行针吸活检来获取组织样本,确认细胞学特征。

活组织切片检查:通过外科手术获取更大的组织样本进行详细病理分析,这通常是在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或针吸活检结果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

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区别于其他脊椎肿瘤或病变,并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任何可疑症状都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方案。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