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了解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引流液的颜色、气味和量是判断病情的重要依据:
如果引流液为无色透明,可能是正常的浆液性液体。
若呈现淡红色,可能有轻微渗血,多见于早期恢复阶段。
黄色浑浊则提示感染的可能。
呈现绿色或棕色,则可能与消化液有关,提示吻合口瘘等并发症。
2.监测伴随症状
是否伴有发热、腹痛、引流口红肿或异常疼痛:
发热(体温高于38℃)可能提示局部或全身感染。
腹痛需警惕是否存在腹腔内炎症或脓肿。
引流口周围的红肿热痛可能是局部感染。
3.影像学检查
需要进行超声、CT或造影检查以评估是否存在腹腔积液、脓肿或吻合口瘘:
若发现较明显积液或脓肿,可能需要进一步穿刺或手术干预。
吻合口瘘的诊断多通过造影明确,可能需要重新调整治疗方案。
4.实验室指标评估
血常规及炎性指标(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变化有助于判断感染是否存在。如果白细胞计数升高或炎性指标显著增加,需警惕感染性并发症。
5.引流管的管理和调整
根据引流液的性质和感染风险,可适当延迟拔除引流管。
如果引流管位置不佳或堵塞,需请专业医师重新调整或更换。
若引流量逐渐减少且无其他并发症,可考虑拔除,但需密切观察术后情况。
6.抗生素治疗和营养支持
如果明确存在感染迹象,需要及时使用广谱抗生素,并根据培养结果调整药物。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
长期持续引流液排出可能提示术后并发症,建议尽快由专科医生评估,以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