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癌吻合口瘘后的引流管引流方法如何操作

2025-04-0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乙状结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是一种需要严密监测和处理的并发症,引流管的正确使用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操作方法如下:

1.引流管的放置与固定

确保引流管位置正确,由外科医生在术中根据病变部位和吻合口情况放置。一般情况下,引流管应直接通向吻合口瘘,确保引流顺畅。术后要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滑脱、扭曲或堵塞,并通过缝线或胶布固定。

2.引流液的观察

每日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及气味:

引流量:正常范围随时间逐渐减少。如果持续大量引流,可能提示瘘口未愈合。

液体性状:早期为血性或浆液性,随后转为混浊脓性或含食物残渣,提示瘘口活动情况。

气味:如出现明显恶臭,需警惕感染可能。

3.引流管的冲洗

定期使用无菌盐水进行引流管冲洗,每次注入5-10毫升,无回流时停止,以免造成反压力增加。当阻力过大时,应避免强行冲洗,及时联系医务人员解决。

4.引流管负压的保持

引流通常采用负压引流装置,如负压球或引流瓶,确保内腔保持负压状态,使引流液能够顺利排出。每日检查负压装置功能是否正常,必要时更换。

5.感染的预防

引流管周围皮肤需每日清洁,用碘伏或生理盐水擦拭,避免分泌物对皮肤的刺激。若局部出现红肿、渗液等感染表现,应尽快更改敷料,加强抗感染处理。

6.引流管拔除的标准

符合以下条件可予以考虑拔除:

引流液量少于10毫升/天,并连续保持数日。

无脓性分泌物,且液体清亮。

瘘口闭合迹象明确,经影像学证实无残余漏口。

术后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管理引流管,定期复查和监测恢复情况,避免盲目调整或自行拔除引流管,以增加吻合口愈合机会。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