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靶区范围确定:通常需要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手术记录以及病理结果,精准定位肿瘤的原发位置及其可能扩散的区域。这包括乳腺全体或部分区域,有时还需包括腋窝淋巴结区域。
2.安全边界设置:为防止肿瘤细胞残留,临床靶区通常比实际肿瘤床稍大,需要加上一定的安全边界。这个边界一般为0.5至1厘米,具体宽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肿瘤的类型和患者的个体差异。
3.危及器官保护:应尽量避免或减降低相邻重要组织和器官的辐射剂量,例如心脏和肺部。利用现代影像技术和放疗设备,通过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等技术实现这一点。
4.精确剂量分布:使用计算机辅助计划系统,确保靶区内剂量均匀分布,并使非靶区的剂量降至最低。通常建议靶区接受至少90%的预定剂量,以达到有效治疗效果。
5.个体化方案调整:考虑患者的解剖特征、既往治疗经历、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放疗方案。这一过程需要由多学科团队共同协作完成。
准确的靶区勾画是乳腺放疗成功的关键,必须在保护正常组织和提升治疗效果之间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