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纠正电解质紊乱:
钾离子:低钾血症可能导致室性早搏,应通过口服或静脉补充氯化钾等药物使血清钾水平恢复至正常范围(一般为3.5-5.0mmol/L)。反之,高钾血症也可能诱发心律失常,需要使用钙剂、胰岛素联合葡萄糖、利尿剂等降低钾浓度。
钙离子:低钙血症可影响心肌兴奋性,必要时静脉补钙,高钙血症则需采取降钙措施,如输液稀释或使用药物。
镁离子:低镁血症与高镁血症均会干扰心脏电活动。低镁血症时可通过硫酸镁补充,避免其他心律失常。
2.恢复心肌稳定性:
在电解质平衡恢复的同时,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
对于严重且持续的室性早搏,应考虑其他强效抗心律失常药物,如Ⅰ类或Ⅲ类药物,但需在专业指导下选择,以避免副作用加重。
3.原发因素的管理:
明确并处理引起电解质紊乱的原因,如呕吐、腹泻、大量出汗、肾功能异常等。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钾、钙、镁的食物摄入,同时避免过量使用利尿剂或其他影响电解质水平的药物。
4.长期监测与随访:
电解质紊乱纠正后仍需动态监测电解质水平及心电图变化,确保室性早搏完全消失或显著减少。
必要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估早搏频率及负荷情况。
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室性早搏多是可逆的,通过及时纠正原发问题和电解质失衡,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如果症状未能缓解,需进一步排查潜在心脏疾病或其他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