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药物选择:选择医生推荐的规格和剂型的退热栓剂,常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用量应严格按照年龄和体重计算,例如儿童用量通常为每公斤10-15毫克,每日总量不超过4次。
2.准备工作:
洗净双手并擦干。
确保栓剂存放于阴凉处,使用时质地硬实。如果变软,可放入冰箱冷藏片刻恢复硬度。
若患者肛门区域较干燥,可涂抹少量润滑剂(如凡士林)以减少刺激和摩擦。
3.正确姿势:
婴幼儿可采取仰卧屈膝位或侧卧蜷曲位。
成人可采取侧卧位,双腿微屈,放松臀部肌肉。
4.插入方法:
用手轻轻分开臀部,将栓剂尖端朝前慢慢推进肛门内约2-3厘米(婴幼儿)或3-5厘米(成人)。
插入后轻按两侧臀部数秒,以防止药物滑出。
插入后建议保持平躺5分钟以上,避免剧烈活动影响药物吸收。
5.观察效果:一般在30分钟至1小时起效,若体温下降不明显,不应随意增加剂量或频次,应就医咨询。
肛门给药虽便捷,但也存在局部刺激、吸收不完全等风险。长期或频繁使用可能损害直肠黏膜,必须遵循医生指导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