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准备工作
(1)选择合适的拔罐工具,如玻璃罐、塑料罐或竹罐,确保罐具干净无损。
(2)清洁膝关节部位皮肤,避免感染发生。可用酒精棉擦拭局部皮肤。
(3)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如膝眼穴(内膝眼、外膝眼)、阳陵泉、梁丘、犊鼻等。
2.操作步骤
(1)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使膝盖裸露并保持舒适姿势。
(2)在选定的穴位涂少量润滑剂,如凡士林或按摩油,帮助罐口密封并减少皮肤摩擦。
(3)使用点火法或抽气法产生负压,将罐具吸附于所选部位。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罐体过度吸附导致皮肤损伤。
(4)观察罐体状态及皮肤反应,一般拔罐时间控制在10至15分钟。若患者感到不适,应及时调整或结束操作。
3.注意事项
(1)拔罐过程中应避免将罐具长时间固定在骨骼突出部位,以免影响舒适性和疗效。
(2)使用拔罐后可能出现轻微紫红色印痕,这是正常现象,通常几天内会自行消退。
(3)特殊人群如孕妇、皮肤破溃者、凝血功能异常者需谨慎使用或避免拔罐。
(4)操作完毕后,用干净毛巾擦拭拔罐区域并保暖,尤其在寒冷环境中防止受风寒侵袭。
拔罐疗法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需结合个体病情合理应用,建议于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