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排便频率的正常范围因人而异,一般认为每周3次至每日3次的排便属于正常。如果超过3天没有排便,且伴有不适症状,则可能需要关注。
2.代谢问题,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肠蠕动减慢,从而引起便秘。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对新陈代谢具有重要影响,其不足会减缓身体多种系统的运作,包括消化系统。
3.饮食和水分摄入不足也是常见的导致长时间未排便的因素。纤维摄入量不足会使得粪便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过长。而水分不足会导致粪便干硬,难以排出。
4.缺乏运动也会影响肠道的活动性。规律的身体活动可以促进肠蠕动,帮助维护正常的消化功能。
5.某些药物副作用亦可导致长时间未排便。例如,某些抗抑郁药、降压药和止痛药等会影响肠蠕动。
6.精神压力和焦虑同样可能对消化系统产生影响,通过改变激素水平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间接影响肠道运动。
长时间未排便并不一定直接提示代谢问题,但如果伴随其他全身症状或持续存在,需要专业评估和处理。多喝水、注意饮食纤维摄入以及适当锻炼,有助于维持健康的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