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牵引治疗的适应症
牵引主要用于缓解颈椎退变性疾病(如椎间盘突出、椎间孔狭窄)导致的神经根压迫症状,或颈椎轻度脱位、肌肉痉挛等问题。脊髓受损患者若伴随明显的骨骼结构不稳或脊髓压迫,则牵引可能引发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2.脊髓受损的危险因素
脊髓受损常见于外伤、高位颈椎骨折脱位、椎管内占位病变等情况。
研究表明,牵引可能使脊髓的受压程度增加,尤其在颈椎骨折脱位伴不稳定性时,牵引操作不当可能引发完全性瘫痪风险。
若已存在神经功能障碍,如四肢瘫、尿失禁等症状,牵引治疗可能进一步加重损害。
3.治疗方案的选择
针对脊髓受损,通常首选手术干预,例如椎管减压术、脊柱稳定性重建等。
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卧床休息、支具固定,以及通过药物(如激素冲击疗法)缓解脊髓水肿和炎症。
康复期可根据病情发展考虑适度的牵伸和功能锻炼,但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颈椎脊髓受损的治疗强调保护脊髓功能,避免任何可能加重损害的操作。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