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神经反射机制:颈椎的某些神经根与自主神经系统有密切联系,而自主神经又控制着胃肠道功能。如果颈椎处的神经受到压迫或刺激,可能导致交感或者副交感神经功能异常,从而影响胃肠功能,出现胃部不适、恶心或腹胀等症状。
2.牵涉性疼痛:由于内脏和体表的神经分布可能共享同一条神经通路,胃部的不适信号可能投射到颈椎区域,表现为颈椎疼痛。这种现象被称为牵涉性疼痛,即原发病灶在内脏,但疼痛感觉出现在远离该病灶的区域。
3.姿势问题及肌肉连带作用:长期的不良姿势,如低头看手机或久坐,可能导致颈椎周围肌肉紧张,同时对胸腔和腹腔的压力增大,间接影响胃部功能。胃部不适也可能促使人改变姿势,加重颈椎的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4.心理应激因素:颈椎疼痛和胃部不适都可能与心理压力相关。压力会通过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既可能导致颈椎疼痛,也可能引发胃部不适。
5.疾病间接关联: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风湿性疾病、纤维肌痛综合征或某些感染性疾病,可能同时引起颈椎和胃部的问题。这类情况不单纯是局部问题。
如果同时出现这两种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共同的潜在原因,并根据专业意见进行针对性治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