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头边缘呈现嘴唇样改变是什么原因

2025-01-2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病情分析:颈椎骨头边缘呈现嘴唇样改变,通常是由于骨质增生(骨赘)引起的,这种改变在影像学上被描述为“唇样改变”或“骨唇”。其主要原因可能与颈椎退行性变、慢性劳损或外伤等因素有关。

1.骨质增生的形成机制

骨质增生是机体对长期机械应力或炎症反应的一种代偿性修复表现。在颈椎长期负重或不良姿势下,椎间盘逐渐退化,导致椎体间的稳定性下降。为了增加稳定性,身体会促使骨细胞在受力部位产生额外的骨组织,这最终在影像学表现为骨头边缘呈唇状突起。

2.常见诱因

年龄相关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盘水分逐渐减少,高度变薄,周围的椎体边缘容易受到更多的应力刺激,从而出现骨质增生。

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低头工作、久坐姿势不当,会加重颈椎的负担,刺激骨赘形成。

颈椎关节病变:如颈椎小关节退化或炎症,也可导致骨赘进一步发展。

外伤或慢性劳损:长期微小损伤或者一次严重外伤均可能触发骨质增生。

家族遗传因素:部分人可能因基因特征对骨质增生更易感。

3.临床意义

骨质增生本身未必一定导致明显症状,但若骨赘压迫到附近的神经根、脊髓或血管,可能引发一系列症状,包括:

颈部僵硬、疼痛;

上肢麻木、无力;

头晕、头痛,甚至平衡障碍(当影响椎动脉时)。

4.检查与诊断

影像学检查:通过X线片、CT或MRI可以清晰看到颈椎骨质增生及其对周围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明确是否伴有神经或脊髓受压。

功能评估:医生还可能通过查体或神经学测试评估受累程度。

5.处理方式

保守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姿势调整、药物缓解疼痛和炎症,适用于症状较轻者。

介入治疗:当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考虑针灸、推拿等辅助措施,但需避免过度操作。

手术干预:当存在明显神经压迫并出现严重症状时,可考虑手术,如颈椎减压或融合手术。

长期的不良姿势与颈椎病密切相关,应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姿势调节和颈部肌肉锻炼,必要时及早就医筛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