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昼夜节律:人体的生物钟影响着许多生理功能,包括血压的变化。通常情况下,人体的血压在白天较高,而在晚上降低。但对于某些人而言,可能由于生物钟的调节失衡,导致在晚上出现异常升高的情况。
2.压力和焦虑:精神紧张、焦虑及压力能导致交感神经系统活跃,从而引发心脏加速跳动和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即使在晚上休息时,心理状态依然会对血压产生影响。
3.不良的生活习惯:晚间摄入过多的盐分、酒精或咖啡因,以及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能导致夜间血压升高。进食时间接近睡觉时间也可能是影响因素之一。
4.药物及疾病影响: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物、类固醇等,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某些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肾病或糖尿病也会影响夜间血压。
5.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可能导致夜间血压调节能力减弱,增加了夜间血压升高的可能性。
若发现夜间血压持续升高,建议进行正规的医学检查以排除潜在疾病和调整不良生活习惯,通过科学的干预来维持健康的血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