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会导致持续的紧张、担忧和恐惧。这些情绪反应可能引发身体的应激反应。
2.长期的应激反应会促使体内分泌出高水平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和血管收缩等生理变化。
3.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可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并且可能对心脏的电活动产生影响,从而增加心律失常的可能性。
4.疾病管理不佳:焦虑的人可能更容易养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吸烟、饮酒过量、缺乏锻炼和不健康饮食,这些行为都会进一步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5.焦虑还可能导致患者不太愿意坚持遵循医生给予的治疗建议,从而可能导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控制不佳,提高心脏病风险。
尽管焦虑症与心脏病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长期的高压力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增加心脏疾病的风险。建议在面对焦虑时采取积极措施,比如寻求专业心理帮助、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降低相关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