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ACE抑制剂:
主要副作用:干咳、大量蛋白尿、低血压、高钾血症。
常见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
特点:通常耐受性良好,有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
2.ARB类药物:
主要副作用:头晕、乏力、胃肠不适、高钾血症。
常见药物:氯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等。
特点:相比于ACE抑制剂,干咳副作用显著减少。
3.钙通道阻滞剂:
主要副作用:面部潮红、踝部水肿、便秘、心动过速。
常见药物: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维拉帕米等。
特点:对老年人及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耐受性较好。
4.利尿剂:
主要副作用:电解质失衡、脱水、低钾血症、高尿酸血症。
常见药物: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等。
特点:常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尤其适用于伴有水肿的患者。
5.β受体阻滞剂:
主要副作用:疲劳、心动过缓、呼吸困难、睡眠障碍。
常见药物: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等。
特点:适用于心脏疾病患者,但对哮喘患者需谨慎使用。
6.α受体阻滞剂:
主要副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头痛、心悸、鼻塞。
常见药物:多沙唑嗪、特拉唑嗪、坦洛辛等。
特点:对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的男性患者疗效显著。
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方案。定期监测血压,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及时与医生沟通,是保障治疗效果与安全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