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脏骤停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功能突然停止,导致血液循环中断。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因心脏骤停死亡。
2.在心脏骤停后,脑部缺氧时间超过4-6分钟会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因此,早期干预至关重要。研究表明,若在心脏骤停发生后的1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生存率可达90%;3分钟内开始,生存率降至50%左右;超过6分钟,生存率大幅下降至10%以下。
3.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按压频率应为100-120次/分钟,深度约5-6厘米,以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人工呼吸则需确保气道畅通,每次吹气持续约1秒,使胸廓明显上升。
4.除颤仪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可以通过电击恢复心脏正常节律。若在心脏骤停后早期使用AED,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机会。数据显示,若在心脏骤停3-5分钟内使用AED,生存率可达70%。
因此,把握4-6分钟的黄金急救时间,并迅速启动心肺复苏和使用AED,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的关键因素。这一过程需要快速判断和正确操作,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