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风险评估和再评估:如果初次处置不成功,应立即进行风险再评估。包括重新评估暴露部位、伤口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有暴露于已知或疑似感染狂犬病毒的动物。
2.补充疫苗接种:通常需要按照暴露后的免疫程序,在特定日子(即0、3、7、14、28天)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如果发现疫苗接种不完全或未按时进行,应尽快补种,以确保足够的抗体水平。
3.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应用:对于高风险暴露情况,例如严重咬伤或头颈部伤口,若最初未使用RIG,应咨询专业人士以确定补救方法。一些情况下,即便延迟,也可能需要给予RIG。
4.伤口处理:伤口应在首次暴露时彻底冲洗和消毒。若起初未正确处理,再次清洗仍然重要,可以减少局部病毒扩散的风险。
5.医学观察与支持治疗:如果已经出现任何狂犬病症状,需立刻就医。尽管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总是致命的,但可提供对症支持治疗以缓解症状。
6.报告卫生部门:所有狂犬病暴露事件和疑似病例应及时报告给当地公共卫生部门,以协助监测和控制疫情。
狂犬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一旦发病几乎无法治愈,因此预防和正确处置极为重要。暴露后应立即并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处理,以最大限度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