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热力作用:艾灸是一种通过燃烧艾绒产生热量来刺激体表穴位的方法。这种热力会在局部产生高温,如果施灸时间过长或者距离皮肤过近,可能会导致皮肤受热过度,从而形成水泡。
2.皮肤敏感性:有些人皮肤较敏感,在受到艾灸热力的刺激后,容易出现红肿、水泡等反应。这类个体在初次或频繁接受艾灸时,应格外小心,避免长时间、高温度的施灸。
3.体质差异:不同个体对艾灸的耐受程度不一,有的人天生对热比较敏感,容易出现水泡,而有的人则不易出现这种反应。
4.操作不当:如果施灸者对操作不熟练,未能准确掌握火候、距离和时间,也可能导致此类情况发生。
5.环境因素:湿度、气温等环境条件也会影响艾灸效果。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皮肤更容易出现过热反应。
若在艾灸过程中出现水泡,应及时停止施灸,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如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摩擦,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