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诊断疾病:
通过分析尿液中的蛋白质水平,可以检测肾脏疾病。如发现蛋白尿,即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可能提示肾小球损伤。
尿糖检测可以帮助诊断糖尿病。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存在葡萄糖,如检测到,则可能提示血糖水平异常升高。
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可以提示感染或炎症。例如,尿路感染通常伴有白细胞增多,而血尿可能与泌尿系统结石或肿瘤相关。
2.监测健康状况:
通过尿液中电解质的浓度,如钠、钾等,可以监测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状况。失衡可能提示脱水、心脏问题或肾功能异常。
测量尿液中的激素水平,如尿中皮质醇,可以评估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这对于诊断一些内分泌紊乱如库欣综合征非常重要。
尿液中药物代谢产物的检测有助于监测药物的使用情况和效果,如抗癫痫药物的疗效监测。
3.指导治疗:
根据尿液分析结果,医生可以调整用药方案。例如,通过监测尿液中的抗菌药物浓度,可以优化治疗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剂量。
对于患有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定期尿检可以帮助评估病情控制情况,并据此调整治疗方案。
在急性病治疗过程中,尿液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电解质紊乱,从而避免并发症。
尿液收集虽然看似简单,但其结果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尿液检查时,需按照医嘱正确收集样本,避免误差影响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