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肾脏疾病:
慢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导致尿蛋白升高的常见原因之一。
急性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可引起显著的蛋白尿。
肾病综合征:这种情况通常伴随大量蛋白尿,每天可能超过3.5克。
2.系统性疾病: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容易发展成糖尿病肾病,进而导致尿蛋白增多。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未能控制也会损害肾脏,引起蛋白尿。
红斑狼疮: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肾脏炎症,导致蛋白尿。
3.感染:
泌尿道感染:尿路感染可导致暂时性的蛋白尿,通常在感染消退后恢复正常。
肾盂肾炎:这种严重的肾脏感染也可导致尿蛋白增加。
4.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和某些抗生素使用不当或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肾脏损伤,从而出现蛋白尿。
5.其他因素:
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短时间内可能出现一过性蛋白尿。
脱水:脱水状态下尿中的蛋白浓度可能相对升高。
24小时尿蛋白高提示存在潜在健康问题,需及时进行详细检查和针对性治疗。注意饮食均衡、避免滥用药物并定期体检,有助于预防或早期发现尿蛋白升高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