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性
高分辨率CT是评估肺结节的重要工具。以下特征需重点关注:
结节大小:研究表明,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节恶性风险较低,而大于8毫米时风险增加显著。
边缘情况:毛刺状边缘或分叶状结构提示可能为恶性。
密度类型:实性结节、亚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磨玻璃结节风险逐渐升高。
血管关系:如果结节与血管关系紧密,需要排查是否存在癌性浸润或炎性反应。
2.患者个体化评估
恶性风险还与患者的年龄、吸烟史及基础疾病相关:
年龄:40岁以下人群肺结节多为良性,50岁以上恶性概率升高。
吸烟史:长期吸烟者肺癌发生率显著增加。
病史:如有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既往病史,需考虑其他可能性。
3.处理策略
对于低风险结节,通常建议3至6个月复查;对于中高风险结节或短期内增大明显者,可选择PET-CT、生物活检等进一步检查。如确诊为恶性,可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放疗或靶向治疗。
小于6毫米且无高危因素者,仅需定期随访。
6至8毫米结节需结合影像特征决定是否行深入检查。
超过8毫米或伴随高危表现,应高度警惕恶性,并尽早介入诊断性操作。
肺结节的评估和处理,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完成,避免盲目推测或过度焦虑,同时也不可忽视潜在的健康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