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α-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通过放松前列腺和平滑肌,改善尿道的通畅性,从而减轻排尿困难。常用药物有坦洛新、特拉唑嗪和多沙唑嗪等。这类药物起效较快,通常在数天到一周内即可见效,但需要长期使用以维持疗效。
2.5-α还原酶抑制剂:适用于前列腺增生体积较大的患者,通过缩小前列腺体积来降低膀胱出口的阻力,进而改善尿路症状。代表药物包括非那雄胺和度他雄胺。这类药物的作用需要数月时间才能显现,但对于长期控制症状效果良好。
3.抗胆碱能药物:主要用于缓解膀胱过度活动引起的尿频或尿急。这类药物通过减少膀胱逼尿肌的不自主收缩来减少尿失禁发作。常见药物有奥昔布宁和索利那新等。这些药物可能加重残余尿量,需谨慎服用。
4.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该类药物(如米拉贝隆)通过松弛膀胱逼尿肌来增加膀胱的储尿能力,尤其适合对抗胆碱能药物不耐受的患者。其副作用相对较少,是目前的一种新选择。
5.植物提取物药物:如锯叶棕提取物,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可能对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轻度症状有一定帮助。这类药物通常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使用。
6.其他辅助药物:如脱水剂或利尿剂,可以短期内缓解膀胱负担。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评估具体情况后合理使用。
根据病情复杂程度,医生会综合患者年龄、症状严重程度、并发疾病及药物耐受性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监测疗效和副作用,必要时调整方案或联合使用不同类别的药物。
如果通过药物治疗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考虑其他治疗手段,如物理治疗或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