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狭窄后置入双J管应如何处理

2025-03-2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置入双J管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一种常见方法,其主要作用是缓解尿液引流受阻,保护肾功能。在治疗过程中需按照医嘱进行规范处理,以确保疗效。以下为相关内容:

1.定期复查:

双J管通常需要定期更换,以防止结石形成、感染及异物反应等并发症。一般更换周期为3至6个月,但具体时间需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定期影像学检查(如B超或CT)可评估双J管的位置和输尿管通畅情况。

2.预防感染:

双J管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因此需密切监测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及发热等感染症状。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采集尿液做培养,并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治疗。

3.缓解不适感:

双J管可能引起轻微腰部疼痛、膀胱刺激症状甚至血尿,这是较为常见的副作用。如果症状轻微,可通过多饮水稀释尿液来缓解。如疼痛严重,应向医生咨询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或检查双J管的位置。

4.判断去留:

双J管作为暂时性干预手段,最终需根据原发病因决定是否移除或进一步治疗。若输尿管狭窄已通过手术修复或者扩张治疗改善,可考虑拔除双J管;但如果狭窄难以恢复正常功能,可能需要长期置管或其他替代方案。

5.注意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饮水量,每日尿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从而降低感染及结石的风险。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双J管移位。

置入双J管后需严格遵从医嘱,定期随访,并关注身体变化。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