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支架的放置方式是怎样的

2025-04-0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输尿管支架的放置方式主要通过内镜手术进行,是一种微创、安全且常用的泌尿外科操作,目的是保持或恢复尿液从肾脏到膀胱的流通功能。

1.手术准备: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超声、CT扫描或X线,明确输尿管阻塞的位置和原因。术前通常需要清洁膀胱,并确保患者没有感染情况。如果存在感染,会先通过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

2.麻醉选择:手术过程中通常采用局部麻醉、区域麻醉或全身麻醉,具体取决于患者的情况和操作复杂程度。

3.内镜引导:外科医生利用膀胱镜或输尿管镜,通过尿道进入膀胱,再沿着输尿管进入受影响的部位。这是一种借助内镜的可视化手术,能够精准定位异常区域。

4.支架放置:将输尿管支架(通常为塑料或硅胶材质的小型软管)通过导丝引导至输尿管中。一端位于肾盂内,另一端置于膀胱中,以确保尿液正常排出。

5.检查确认:支架放置后,医生会通过荧光透视等影像学方式确认其位置正确。如果一切正常,则拔除输尿管镜,完成手术。

6.术后管理:支架放置后可能会出现轻度不适,如尿频、尿急或腰腹部酸胀,这是常见现象。如果患者有严重疼痛、高烧或血尿等异常,应立即就医。支架通常需要定期更换,一般每3-6个月更换一次,以防止感染和结石形成。

输尿管支架的放置技术成熟,但仍需专业医疗团队的操作。术后应注意饮食清淡、多喝水,同时配合医生的随访。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