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保持干燥:避免穿着潮湿、不透气的鞋袜,选择吸湿性好的棉质袜子,并经常更换。使用爽身粉有助于减少出汗。
2.水泡处理:
小型且未破裂的水泡:通常无需刺破,保持干净并用无菌纱布保护即可。
大型或影响走路的水泡:可在消毒条件下,用消毒过的针头小心刺破水泡边缘,然后轻柔挤出液体,注意不要去除皮肤表层,以免增加感染风险。
3.感染预防:水泡处理后,可涂抹抗生素软膏以防感染。保持局部洁净,定期更换敷料。
4.避免刺激:如需行走,建议使用专用水泡贴或创可贴减缓摩擦,减少疼痛和进一步损伤。
若水泡出现红肿、疼痛加剧、流脓或其他感染迹象,建议及时就医。通过适当的处理和护理,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促进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