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发病机制:痔疮的主要成因是由于肛管直肠部位静脉丛的过度扩张和曲张,从而形成柔软的结节。长期便秘、久坐久立、用力排便等都可能引起这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青少年的风险因素:
饮食习惯:如果长期摄入高脂、高糖而缺乏膳食纤维,容易导致便秘,加重直肠压力。
运动不足:现代青少年由于学习任务繁重,长期久坐不动会减缓下肢的血液回流,增加肛周静脉的负担。
排便行为:一些人存在上厕所时玩手机或久蹲的情况,这会延长肛门承受的压力时间。
遗传因素:若家庭成员存在痔疮病史,可能会使其发病风险升高。
3.症状表现:
痔疮可能表现为间歇性便血、疼痛、肿物脱出等症状。
内痔早期通常无明显疼痛,仅表现为便血;外痔则可能伴随肿胀和疼痛感。
如果症状出现,应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
4.预防措施:
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以保持排便通畅。
每天适量运动,比如快走或跑步,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注意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避免久坐不动,每隔一小时站起来活动几分钟。
排便时不要过于用力,也不宜长时间蹲厕。
痔疮并非严重疾病,但若发现相关症状需要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