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崩症的病因是什么

2024-11-0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病情分析:小儿尿崩症的病因可分为中枢性和肾性两大类。中枢性尿崩症主要是由于下丘脑或垂体后叶功能障碍,导致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而肾性尿崩症则是由于肾脏对抗利尿激素的反应不良所致。

1.中枢性尿崩症:

遗传因素:部分病例由AVP基因突变引起。

外伤:头部创伤可能损伤下丘脑或垂体后叶。

肿瘤:颅内肿瘤、尤其是生长在下丘脑或垂体区域的肿瘤,可压迫相关结构。

感染:脑膜炎、脑炎等感染可能损伤中枢神经系统。

手术:颅内手术偶尔会损伤到垂体或下丘脑。

2.肾性尿崩症:

遗传因素:常见于先天性V2受体基因或AQP2基因突变。

药物:某些药物如锂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可以影响肾脏对抗利尿激素的反应。

代谢紊乱:高钙血症、低钾血症等代谢异常也可能导致肾性尿崩症。

肾脏疾病:某些慢性肾脏病变可能破坏肾脏对抗利尿激素的敏感性。

发现小儿尿崩症,应及时就医诊断,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避免延误病情。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