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吡格列酮(Pioglitazone):这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一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它通过激活PPAR-γ受体,增加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吡格列酮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可以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
2.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与吡格列酮类似,罗格列酮也通过激活PPAR-γ受体来起作用。它曾经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之一,但由于其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目前在许多国家已经被限制使用或禁用。
3.曲格列酮(Troglitazone):这是最早上市的一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但由于发现其有严重的肝毒性,已于2000年从市场上撤出。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在控制血糖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也伴随一些潜在副作用,如体重增加、液体潴留、骨折风险增加等。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定期监测并遵医嘱进行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