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整形外科
1.溶解酶的作用机制:
溶解酶是一种能够分解透明质酸的酶类,当注射到皮肤中时,它会迅速分解玻尿酸,减轻或消除原本的填充效果。如果玻尿酸在下巴区域起到了支撑和填充的作用,那么其被溶解后,这一区域的体积减少就可能导致凹陷。
2.个人体质差异:
每个人的皮肤结构和反应不同,某些人可能对溶解酶比较敏感,导致玻尿酸迅速而完全地被分解,从而出现较明显的凹陷。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对溶解酶不太敏感,因此不会出现显著的变化。
3.注射剂量和部位控制:
溶解酶的剂量和注射部位需要精确控制。如果注射过多或位置不准确,可能会导致玻尿酸过度分解,引起不必要的凹陷。专业医生通常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剂量,以达到最佳效果并避免副作用。
4.补充治疗:
如果出现凹陷,可以通过再次注射适量的玻尿酸或其他填充物进行修复。此类操作需由专业医生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虽然使用溶解酶溶解玻尿酸有可能导致下巴凹陷,但这种现象是可以通过合理调控和处理来预防和修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