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肿瘤大小:通常直径小于1厘米,因此称为“微小”乳头状癌。其体积较小,早期难以通过触诊发现。
2.组织学特征:显微镜下可见典型的乳头状结构,其细胞核具有特征性的“毛玻璃样”改变(即核内有明显的空泡)。
3.预后情况:尽管名字中带有“癌”,但微小乳头状癌通常预后较好。根据研究数据,五年生存率接近100%,非常少发生远处转移。
4.发病率:在所有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占比最高,而其中的微小乳头状癌又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随着筛查技术的进步,检出率逐渐上升。
5.扩散途径:主要通过淋巴系统扩散,容易累及颈部淋巴结,但一般不影响器官功能。
6.症状表现:多为无症状,通过常规体检或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某些情况下可能引起轻微的甲状腺功能异常。
7.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定期随访。在某些低风险病例中,还可以采用保守治疗策略,如活检后观察而非立即手术。
8.复发率:尽管总体预后良好,但仍需定期监测,因为存在一定的局部复发风险。据统计,局部复发率约为1%-2%。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微小乳头状癌虽然是恶性肿瘤的一种,但其发展缓慢、预后良好,治疗效果理想。定期体检和科学管理对于早期发现和防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