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水泡形成机制:
烫伤后,皮肤受损,导致体液渗出并积聚在皮下组织,形成水泡。
水泡内含有组织液,可保护下方新生的皮肤免受感染和进一步的物理损伤。
2.自行消退条件:
如果水泡保持完整且未被感染,多数情况下会逐渐被周围皮肤吸收,最终自行消退。
完整的水泡膜提供屏障作用,有助于防止细菌进入,降低感染风险。
3.愈合过程:
小型水泡通常在几天内会开始减少,并在一到两周内完全消失。
较大水泡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但如果保持清洁干燥,也可自行恢复。
4.不建议挑破原因:
挑破水泡会破坏自然屏障,增加感染风险。
暴露的新生皮肤更容易受到机械损伤,从而延缓愈合进程。
5.处理方法:
轻度烫伤后,应立即用冷水冲洗至少10分钟以降低温度,减轻疼痛。
避免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药物处理伤口。
可以使用无菌纱布轻轻覆盖水泡,避免摩擦引起的破损。
必要时应就医,如出现明显红肿、疼痛加剧或其他感染迹象。